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新闻动态
四川大学傅湘辉教授、李舍予副教授受邀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2-05-12     作者:马荧 赵章寻   

5月6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代谢与疾病研究室傅湘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李舍予副教授受华西医院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邀请,到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分别作题为《疾病代谢靶点》、《证据转化和临床实践指南;MAGIC中国行动》的讲座。

傅湘辉教授是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副主编。先后在Hepatology、Trends Mol Med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SCI论文。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等多项基金。主要研究方向为以代谢科学为中心、揭示人类重大疾病的共性和特性,鉴定肿瘤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键节点分子,并开展靶向药物开发和转化医学研究。

傅教授团队发现miR-26a非编码小RNA表达于机体各组织中,并在不同组织中发挥了不同功能。比如:在胰腺中miR-26a能够调节胰腺细胞得分化,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通过钙超载抑制急性胰腺炎,miR-26a甚至具有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通过在各组织中miR-26a的研究表明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大潜力。

李舍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对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症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治疗的电子病历大数据与临床实践指南研究。李副教授任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Frontiers in系列、中国全科医学等中英文学术期刊编委,Diabetes Care等90余种中英文学术期刊审稿人。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研课题等多个科研项目,曾作为临床主席牵头制定国际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

讲座中,李舍予副教授介绍团队通过对现有主要减重药物临床试验的系统性回顾和质量评价,采用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和创新型结果可视化模式,并结合研究实际情况自主研发了新的药物分类模型,发现芬特明/托吡酯和GLP-1受体激动剂是减重效果最显著的减重药物。